荀息以为里克杀了姬奚齐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敢再对姬卓子动手
荀息以为里克杀了姬奚齐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敢再对姬卓子动手,但让荀息意外的是,里克的巴掌再次重重地掴在了他的脸上。姬卓子即位仅仅一个月,又被里克干掉了。而且更为过分的是,里克动手的地点在朝堂之上,“弑卓子于朝”,这等于当着天下人的面让荀息下不来台。
姬奚齐被杀,荀息就有了自杀殉主的念头,说明荀息很重视名节,但他坚持立姬卓子,在逻辑上确实有些突兀。不排除有一种可能:荀息和里克在演双簧!荀息演红脸,里克扮黑脸,干掉姬卓子,来为姬重耳的继位铲除障碍。姬卓子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荀息真是出于保护姬卓子起见,完全可以接受姬重耳为君,条件是善待姬卓子,而不是把姬卓子往虎口里送。
里克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取得完胜,荀息在姬卓子被杀没几天后,抹脖子升天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迎立二公子姬重耳。里克和邳郑派人去翟国,请避难于此的姬重耳回绛即位。天上掉下来一块大肉饼,傻子都知道张嘴接着,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姬重耳居然拒绝了。
姬重耳傻吗?他可是百年不世出的人精,自然知道当国君意味着将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史记·晋世家》说,是姬重耳直接拒绝里克的使者,但《国语·晋语二》却记载建议姬重耳拒绝里克的是舅犯(即名臣狐偃)。
里克派人来接姬重耳回国继位的消息,在跟随姬重耳逃亡的幕僚团里应该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尤其狐偃坚决反对姬重耳回国,他的理由是“坚树在始,始不固本,终必槁落”。意思很明确,现在里克当政,朝中皆是里克党羽,公子即位,无权无兵,只能受里克摆布。与其当傀儡,不如暂时不去,静观其变。
狐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姬奚齐、姬卓子相继惨死后,姬重耳就欢天喜地地去即位,这等于承认二公子之死和自己有关,是代里克受天下之谤。姬重耳接受了狐偃的建议,委婉地谢绝了里克来使,说小子无德无能,还是另选贤人吧。
这是一个让里克意外的结果,但姬重耳躲在翟国不肯回来,里克也没有办法,只能另选他人。实际上里克已经没有了选择,唯一合适的人选,只有在梁国避难的三公子姬夷吾。
十九 晋惠公的悲剧
接着上篇讲姬夷吾的话题。
在晋献公姬诡诸的八个儿子中,姬夷吾是个异数。即使放在“三贤”之中,姬夷吾和另外二贤姬申生、姬重耳也有明显的不同。
姬申生和姬重耳身上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姬夷吾则满身铜臭味,只讲利益不讲道德。和“儒商”姬重耳相比,姬夷吾是典型的奸商。但真正的奸商是不会让人看出来的,总会把自己打扮成道德圣人,然后再穿上一件华丽的道德外衣,去做龌龊无耻的勾当。
奸商经常会说自己重义轻利,但当本不属于自己的大肉饼放在嘴前,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吞下肚去。不过在接受里克邀请回国即位这件事情上,姬夷吾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姬重耳自己不要,他只不过是捡了个便宜而已,送到嘴边的肉饼不吃白不吃。
姬夷吾在江湖上的名望不如二哥姬重耳,他本人和里克的私交很一般,他也知道里克找他即位是退而求其次。虽然姬夷吾也知道里克是什么样的人,能杀奚齐、卓子,但只要自己能顺利即位,慢慢稳定局面,在和里克的博弈中未必没有胜算。姬夷吾决定接受里克的邀请。
此时的姬夷吾已经在梁国安家,并娶了梁伯的女儿,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取名姬圉,女儿取名姬妾。但他在梁国只办理了外来人口暂住证,并不打算在梁国长期住下来,现在回国的机会来了,姬夷吾立刻和自己身边的幕僚团开会,讨论回国的利弊得失,最大限度地规避政治风险。
幕僚们给姬夷吾出了一个主意,说我们这样光杆司令般回国肯定不行,必须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姬重耳不想即位,很有可能就是出于他所在的翟国力量太过弱小,无法对里克集团形成外交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