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武威KTV招聘网 > 武威热点资讯 > 武威励志/美文 >  利从近取害以远隔意谓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上火

利从近取害以远隔意谓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上火

2022-11-09 14:33:58 发布 浏览 861 次

利从近取,害以远隔:意谓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

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睽,乖离,乖异。即矛盾。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谓兑下离上,泽下火上。火焰往上冒,池水往下淌,两相矛盾。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乖离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如果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攻取较近的敌人有利,攻取远隔的敌人有害。这就是从《睽卦》里“上火下泽”中悟出的道理。

【按语译文】在混战的局面中,各种势力也陷于联合与分裂的频繁变换之中,都是为了自己争夺利益。远处不要去进攻,可以用利益与其友好相交;但如果与邻近国家相交好,反而会使变乱发生在自己身边。战国时范雎的谋略(见《战国策·秦策》),就是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作为结交或攻打的准则,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事见《左传·僖公二年》和《左传·僖公五年》。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虢,春秋时诸侯国名。本义是指晋国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书中说: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屈产的良马和垂棘产的玉璧两件宝物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都还会回到你的手中。”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和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借道给晋国。晋大军借用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晋国的军队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这时晋军大将里克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请求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以“假道”为借口,隐蔽了“假道”的真正意图。后来就以“假道伐虢”来形容“借彼图此,别有用心”的伎俩。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按语】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二年》、《左传·僖公五年》)

两大之间:这里指位于两个大国之间。

胁:胁迫。从:屈从,服从。

假:借。势:态势。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于我的军事态势。

《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名为“困”。困,困乏。卦辞曰:“《困》,有言不信。”《周易姚氏学·困》解释为:“处困之不见信于人,故有言不信。”意思是:“处于困难的境地,不肯轻易听信别人的空话。”此计应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相信吗?

处于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用武力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对于处在困顿中的国家,只有口头许诺而无实际的援助是难以取得他的信任的。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