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武威KTV招聘网 > 武威热点资讯 > 武威名言/句子 >  前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前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2022-06-21 02:35:01 发布 浏览 890 次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0),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1),羽化而登仙(12)。

【注释】 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望,农历十五日。苏子:即作者苏轼。属(zhǔ)客:劝客人喝酒。属,通“嘱”,致意。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窈窕之章:《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斗宿星与牛宿星之间来回移动。斗牛,星座名,即斗宿、牛宿。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茫然:旷远的样子。(10)冯虚御风: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驭。(11)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12)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注释】 扣舷:敲打着船边。桂棹兮兰桨:用桂树做的棹,用兰木做的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迎击闪映着月光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向往伊人在天涯那一方。美人,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倚:随、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舞幽壑之潜蛟: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妇,孤居的妇女。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0),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1)。寄蜉蝣于天地(1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13),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14),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5)。”

【注释】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短歌行》一诗。相缪:互相缠绕。缪,通“缭”,盘绕。郁乎:草木茂盛的样子。破荆州,下江陵:攻陷荆州,夺得江陵。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酾(shī)酒临江:在江边持酒而饮。酾酒,斟酒。横槊(shuò):横执长矛。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10)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11)匏樽(páo zūn):匏制的酒樽。泛指饮具。(12)寄蜉蝣于天地:就像生命短暂的蜉蝣置身于恒久的天地中。蜉(fú)蝣,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的一种昆虫,只能存活几个小时。(13)须臾:片刻,时间极短。(14)飞仙:飞天的仙人。(15)托遗响于悲风: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注释】 未尝往:并没有真正逝去。卒莫消长: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物与我皆无尽: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共适:共享。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肴核:荤菜和果品。枕藉:相互枕着垫着。既白:已经露出白色,指天快亮了。

【点评】 《前赤壁赋》行走自由、如诗似画,无愧赋中杰出代表。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古人有云:“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纵观全文,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美景中忘乎世俗;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文章结构体裁来看,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歌气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感悟人生。再看全赋景色。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接着,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就文章情感而言,情景交融达到了极致。《前赤壁赋》景美境更美。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文章写的是常景,方苞曰:“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山水,是风月。为什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总览全文,谐写景、抒情、议论哲理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使《前赤壁赋》之魅力千古不绝。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注释】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雪堂:苏轼在黄州东坡旁边所建的五间新居。据其《雪堂记》载:此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临皋:地名,在黄州城南临江处。作者到黄州不久就迁居临皋亭。黄泥之坂:往来于雪堂与临皋之间的山坡小路。坂,斜坡、山坡。行歌相答:(主人和客人)一边行走一边吟诗,互相唱和。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