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善与人同:意为善的标准与别人相同。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先生叹息着说:“世间知道学习的人,只要这些毛病不改,就不是善与人同。”
欧阳崇一说:“这个毛病就是好高骛远、不能忘却自己罢了。”
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
先生曰:“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者即是致知。”
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意为上级的无礼让我讨厌,将心比心,我对下级不要无礼。语出《大学》。
有人问:“良知原本是中正和平的,为什么却有过和不及呢?”
先生说:“知道了过和不及的地方,就是中正平和。”
先生说:“‘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就是致良知。”
先生曰:“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先生说:“苏秦、张仪等人的智力,也是圣人的资质。后世的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到苏秦、张仪智慧的皮毛。苏秦、张仪善于揣摩人的感情,没有不切中人情世故,因此他们的学说能够层出不穷。张仪、苏秦也是看到良知的妙用,只是把他们用在不好的地方罢了。”
或问未发已发。